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影星成龍最近在微博透露,設計將珍藏的中國古修建,捐贈新加坡。消息一出,引來網(wǎng)民熱議,中國修建該不應留在中國,古修建保護又該由誰負責?
曾考慮將古修建留在香港
早在4年前,成龍就曾通過媒體透露,欲將早年珍藏的總價值過億元的徽派古修建捐出。本月4日起,他連發(fā)四條微博表示,已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實地察看擬捐古修建的安置地點。據(jù)介紹,成龍珍藏的這些古修建來自安徽,質料多為紫檀木等寶貴木料,歷史從200年到400年不等。它們被拆卸后先運到蘇州修補,再運至香港珍藏。
為何選擇新加坡?成龍在微博中注釋,曾設計將這些古修建捐給香港特區(qū)政府,但用地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成龍還透露了加速捐贈行動的一大緣故原因:“這十間包羅廳堂、戲臺、涼亭的徽派木修建,一直躺在客棧里成為白蟻的食糧。”
老房金貴 保護艱難
在成龍微博的談論中,絕大多數(shù)網(wǎng)友以為,中國古修建不應漂泊外洋,但如何保護它們,一直處于尷尬的灰色地帶。學界以為,2021年以前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民宅、祠堂、牌樓、書院、樓、臺、亭、閣等民用修建物均有保護價值,可現(xiàn)實操作卻因許多民居沒有得到“優(yōu)異歷史修建”這塊“免死金牌”而舉步維艱。
過去,人們拆除老屋子,將拆下來的衡宇構件作為再建新居的質料。近二十年來,隨著老屋子珍藏熱興起,出現(xiàn)了專學交易老屋子構件投契的商人,他們花重金購置古民居的磚頭、瓦片、牌匾、窗欞、家具,更有甚者將一棟屋子整體拆除,再在買主指定地點復建。
有調查顯示,中國古民居以每年5%的速度遞減。古民居密度較高的安徽、浙江、江蘇等地均有劃定,拆遷古民居前需報當?shù)匚奈锊块T立案,未經(jīng)許可不得出售??涩F(xiàn)實操作卻存在各種難題,買主賣主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加之不少修建地處偏僻,管理部門執(zhí)法氣力不足,都導致古民居成為消逝的風景。
就怕藏家有文化
成龍公布捐贈微博的前一天,網(wǎng)友“jenny瓜子”在山西新絳白臺寺拍攝了一組被盜走頭的佛像照片上傳微博,“一個尼姑庵所有佛像偷竊一空,僅余梁上四條小龍死活不讓攝影。說信息漏出去也保不住。福勝寺在維修,某教授提出購置佛像前供桌。某大學歷史系教授花40萬元買北京王府拆下的楠木柱。專業(yè)人士加入購置雄師,讓人受不了?!?br>早前,國內珍藏尚不普及,文物流失不自知,現(xiàn)在珍藏熱了,卻又加劇文物進一步流散。一邊積極收購漂泊外洋的文物,一邊又讓國內現(xiàn)有文物流離失所,過幾十年再積極收購回來,這樣的怪圈正在上演。一些地方片面強調“重修歷史”、“再現(xiàn)絢爛”,引發(fā)的“大拆大建大動遷”也在導致文物流失。
成龍捐贈古修建在新加坡安放場所效果圖一出,就被指斥與徽派修建氣概格格不入,另有人開頑笑,“這是把古修建看成盆景嗎?”古修建不是盆景,只有土生土長才有活力。同理,佛像應在廟里、楠木柱子應在王府里,惋惜的是,留給它們的棲身空間日漸狹窄。成龍捐贈古修建何去何從,值得關注;那些尚存原地的瑰寶,也不應在冷清中被大眾遺忘。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0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