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20世紀初,跟著社會上崇明貶清的思潮,明代宮廷遺物也身價百倍。古玩商為了讓手里的紫檀、黃花梨家具賣個好價格,編造了各類神話。先是說明早期派鄭和下西洋帶回大量紫檀,后又說明中后期派官員下南洋把黃花梨險些采伐殆盡等。
那么明宮家具的廬山真臉孔畢竟怎樣?通過研究史籍和實物,可以發(fā)明汗青真相——明朝皇室并不熱衷于紫檀、黃花梨等硬木,上述木柴只占明宮家具的很小部門,明宮家具重要用材是以杉木為主的軟木,主流裝飾手段則是大漆髹飾。
漆飾家具職位尊貴
明朝開國初,朱元璋劃定了嚴格的品級制度,皇室把持著第一流此娘家具漆飾特權。作為祖制,明朝歷代宮廷一直以利用大漆髹飾家具為主,并為此配置了大范圍、多工種的宮廷漆作。明朝國姓為朱,又建設于南邊,以火德王,故極愛崇赤色,一至四品的高官俱穿紅袍,朝廷、衙署的家具多用朱紅漆。
按照明宮檔案《工部廠庫須知》記實,每年四川省都要向御用監(jiān)繳納建造家具的朱紅漆顏料川二硃達兩百斤之多。明朝官員以及庶民的家具,漆色和紋飾均有限制,據(jù)明朝弘治年間李東陽編撰、萬積年間重修的《大明會典》卷六十二記實:“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公、侯及以下官員)的木器不許用朱紅及抹金、描金、雕琢龍鳳紋。”
擁有和利用全朱紅漆家具是明代身份與職位的象征,高官權門都以擁有朱紅漆家具為榮。萬積年間刻本《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五回,形貌西門慶購置白皇親家的兩架朱紅漆架子銅鑼銅鼓,幫閑的清客應伯爵吹噓著說:“朱紅彩漆,都照依訟事里的樣范。”他的話語表白,這兩架朱紅漆銅鑼銅鼓是民間禁用的禮器。
杉木是用材之首
杉木和楠木皆為明朝重要皇木品種,家具的用材則以杉木為首。為便于儲運,杉木一般分兩段取材,從根部至中部稱“平頭杉木”,兩頭粗細相差不多,可做梁、柱等,而中部至樹梢部門稱“鷹架杉木”,其梢端較細,可做腳手架(古稱“鷹架”)等。所以,平等標號的杉木圓材,后者圍徑比前者要小一些,售價也低于前者。
杉木有油杉、香杉、土杉等品種,木色淡黃或白,質細紋直,有一股宜人香氣,可抑菌驅蟲,耐朽防蛀,易于加工,為軟木之良材,而因其具有比重輕,灰麻附著性強,縮脹率低和不易翹曲開裂的特點,尤其適合建造灰麻底漆飾家具的胎骨?!豆げ繌S庫須知》所記實的這1300百根鷹平木是出格增撥的,常例的宮廷家具用材重要為杉木板枋,經大運河從南邊運來,由留都南京的工部衙門負責采買并運至京師。
明時通州運河船埠建有皇木廠儲存木柴。據(jù)《大明會典》記實:“司禮監(jiān)御作房成造書畫柜匣等項杉木板枋,每年兩次,每運六百塊,如御用監(jiān)例。”明朝宮廷司禮監(jiān)年年都差官去南京的工部廠庫抽取杉木板枋,每年分兩次解運,由南京工部撥船運抵通州張家灣,再用車載轉運至該監(jiān),僅運費就需銀450兩,本錢相當高。
“每運600塊”,縱然守舊按每年運600塊計較,僅司禮、御用兩監(jiān)就共運杉木板枋達1200塊之多,組成了御用家具的重要用材。如此復雜的杉木用量,可想見當年明宮里彌漫著幽香宜人的杉木味道。
與明朝宮廷家具杉木的用量驚人形成光鮮比擬,宮廷硬木的重要來歷則是廣東省的年貢,且數(shù)量很少,并不偏重于黃花梨木或紫檀。據(jù)《工部廠庫須知》記實,萬積年間廣東省的歲貢額是:“廣東布政司每年應解……胭脂木(柚木的別名)十段、花梨木十段、南棗木十段、紫榆木(紫檀的別名)十段。”據(jù)晚明太監(jiān)劉若愚撰寫的《酌中志》記實,硬木器物的建造是由御用監(jiān)內擅長鐫刻的佛作負責,而從入貢明宮的硬木數(shù)量來看,建造也應以小型器物為主,家具數(shù)量并不多。
明宮家具實例探微
在明朝皇室的寢宮里,有許多方形豎式的箱子,因為按照明朝祖制:天子的寢宮隔成上下9間,樓梯相連,天子起居常常調動房間,以免被刺客把握紀律。此箱的戧金武藝甚佳,但總體建造工料較為簡單,這與明初經濟程度不高以及明太祖朱元璋建議節(jié)儉有關。
以朱漆戧金云龍紋盝頂方箱為例,該箱高61.5厘米,長、寬皆為58.5厘米,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子魯王朱檀墓出土,為明初的宮廷之物,極其貴重。其造型為方形盝頂,沒有底座,內分3層,中有套斗,下有抽屜,內置冕、弁、袍、靴等物。方箱外貌髹朱漆,加有針刀清勾戧金的紋飾:箱的頂部及側面均飾五爪團龍紋,四角飾忍冬紋,盝頂坡飾祥云紋,箱里髹黑漆。衣箱的鉸鏈、鎖插、提手及鎖鑰等均為鐵質構件,飾有錽金工藝的云龍紋。
又如明中期朱漆描金云龍紋五屜櫥(又名“五屜桌”),其高88厘米,長72.5厘米,寬46厘米,造型為櫥頂帶攔水線,冰盤沿;下部直腿圓角壓邊線,帶側腳收分,橫棖為劍脊棱壓邊線;櫥的前后都設有掛角牙子,腿間有拱形牙條,正面分兩層設5個抽屜(已缺失)。此櫥為杉木制胎,披厚灰,灰色發(fā)白,附出力很強,似為鹿角霜,通體髹朱漆,描金滿繪云龍紋。龍鱗用竹簽劃理,黑漆點睛,龍鰭、云紋填黑彩。其眼睛橫列,吻部細長,具有明代中期的氣勢氣魄。此櫥雖無明宮款識(明代中期的宮廷家具多無款識),但從造型、漆色,出格是從紋飾上看,無疑具明中期家具的氣勢氣魄,并有由尚單色向尚五彩變化時期的工藝特點,約在明成化至正德年間建造,為我們相識明代中期宮廷家具的建造氣勢氣魄以及抽屜櫥的演變提供了寶貴實物資料。
再如萬歷款罩金髹雕云龍紋書格,其高151厘米,寬91厘米,深50.5厘米,成對。格分3層,正面開敞,四框正側面及中間橫棖滿飾云龍紋。四腿較高,雕五岳重山紋,雙腿間以小牙頭式窄牙條相串通。書格兩側四抹攢框,鑲三塊落堂起鼓式的芯板,芯板的開光內高浮雕雙龍戲珠紋,龍紋強健有力,惋惜龍頭多遭工錢毀損。此書格的外貌通關心金箔,再髹透明的覆蓋漆加以掩護,工藝名稱為“罩金髹”。其格里、反底和后背髹朱漆,后背并有描金龍紋,現(xiàn)已剝落不清,在朱漆地子上殘留有“大明萬積年制”的描金楷書款陳跡。這對書格的鐫刻工藝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隆慶款罩金髹雕云龍紋圓角柜的氣勢氣魄臨近,為明朝萬積年間建造的家具,極為貴重。
另一個例證是萬歷款朱地填漆戧金云龍紋方角柜,該柜高174厘米,長124厘米,寬74.5厘米。造型四角平直,為“一封書”式樣。柜門為六抹落堂作,配有閂柱。穿鎖的屈戌和環(huán)狀拉手與晚明民間柜櫥上風行的銅飾件氣勢氣魄平等,合碗式的鉸鏈甚為小巧,類于文震亨《長物志》卷六中所稱道的“舊式兩端尖如梭子,不消釘釘者”。此柜通體填漆戧金云龍及花鳥等紋飾,極其精細,不和有“大明萬歷丁未年(公元1607年)制”的刻款,為萬歷后期較具代表性的宮廷家具。
由此可見,與過去人們的想象正相反,明宮家具不只以軟木髹漆為主,且體積、高度和重量普遍不及清代(床榻等除外)??v然金鑾殿寶座兩側擺設的大龍柜,也是橫長的造型,在柜頂上架設大理石屏風。那些三四米高的“明宮”頂豎柜,顛末研究發(fā)明,已知均為后人添加明代宮款的清宮家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1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