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藍阿爾卑斯刺柏Juniperuschinensis‘BlueAlps’,柏科,檜柏屬,又稱刺柏屬。常綠針葉樹,喬木,主干通直,樹冠塔形,枝條慎密,結實,直立分枝。主梢拱形垂枝,小枝近四棱形。樹高可達15米至20米,冠幅4米至5米。葉全為刺形,3葉輪生,基部有樞紐,不下延,披針形,藍色到銀灰色,在春季呈藍色,秋季呈紫羅蘭色或棕褐色。球花單生葉腋,牝牡同株,雄球花具雄蕊5對,雌球花具珠鱗3,各具1胚珠,生于珠鱗之間。球果漿果狀,近球形,2年成熟,種鱗3,肉質,苞鱗與種鱗合生,僅頂端尖頭星散,熟時不張開,種子3,無翅,有棱脊及樹脂槽。
喜半陰或全光照,適宜微酸性、中性或微堿性土壤,喜排水良好環(huán)境,盡管阻止粘土。能耐干旱土壤,耐寒性強,也耐熱,能耐空氣污染環(huán)境。原產于中國喜馬拉雅山脈,日本和蒙古也有。適應范圍廣,包羅東北、華北、亞熱帶各地及其高海拔地區(qū),扦插繁殖成活率很高,是優(yōu)良的藍色系列常綠針葉喬木樹種,具有廣漠的市場前景。
商品苗規(guī)格
穴盤苗穴盤72孔,長54厘米、寬27厘米、深度5.5厘米。成苗新梢長2厘米,根系發(fā)達,基質不散,植株結實,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需要5個月,制品率可達90%。
網(wǎng)袋苗網(wǎng)袋直徑4厘米,深度6厘米。成苗新梢長2厘米,根系發(fā)達,基質不散,植株結實,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需要5個月,制品率90%。
苗床苗苗床鋪填基質,直接扦插在苗床上。成苗新梢長2厘米,根系發(fā)達,植株結實,無病蟲害。成苗時間從扦插至成苗5個月,制品率90%。
小容器苗容器口徑12厘米、深度10厘米。成苗高30厘米,獨干,冠幅15厘米,冠形勻稱。成苗時間從穴盤苗、網(wǎng)袋苗或苗床苗移入小容器開始至出苗需要12個月,制品率95%。
矮籬苗容器口徑26厘米、深度21厘米。成苗高60厘米,冠幅25厘米,獨干,樹干通直、冠形勻稱。成苗時間從小容器苗移入2加侖容器或移栽到大田開始至出苗需12個月,制品率95%。
高籬苗容器口徑35厘米、深度23厘米。成苗高120厘米,冠幅35厘米,獨干,樹干通直、冠形緊湊。成苗時間從矮籬器苗移入5加侖容器開始至出苗12個月,制品率95%。
高干苗將小容器苗直接地栽。成苗高300厘米,冠幅45厘米,獨干,樹干通直、冠形緊湊。成苗時間從小容器苗移栽到大田開始至出苗48個月,制品率95%。
采穗圃
圃地選擇土壤質地松散、肥沃、微酸性、中性至微堿性的土地作采穗圃,翻耕、開溝、做床。在田塊周圍開深溝,苗床床面寬120厘米,床面土塊整細,床面中心稍高,兩側稍低。步道寬40厘米,深25厘米,步道兩頭低中心稍高,形成一定的坡度,保證排水流通。于11月上旬至翌年3月移栽。
移栽按設計設置圖式,移栽株距60厘米、行距60厘米,每畝栽植1200株。定點挖穴,剪除過長的側根,移栽的深度與原來植株的深度平等,用細土堆于根部壓實,實時澆透定根水,床面鋪一層稻草,用來保濕和防止雜草生長。
養(yǎng)護在緩苗期要實時澆水,如果延續(xù)雨天,要實時排水。給以全光照條件,促進穗條木質化。移栽之后15天開始,3月至8月,每隔半個月撒施1次復合肥(N∶P∶K=10∶30∶20),每次每畝15公斤。撒施復合肥時,結合松土除草,施在行間,翻入土壤之中。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苗床上做到基本無雜草。雨后晴天,要實時松土除草,以防止土壤板結。9月至10月不再施肥。10月采穗之后,11月或12月,施1次腐熟的有機肥,每畝1500公斤,開溝埋施。
病蟲害防治重要有炭疽病,要實時防治。炭疽病為炭疽菌引起,在針葉上出現(xiàn)病斑、小黑點。防治方式重要是控制密度,保持室內透風透光。實時清除病株,集中銷毀。要控制水分,不宜太濕。發(fā)病初期更要控制澆水量,加強生長勢,減輕病害發(fā)生程度。發(fā)病初期可噴灑炭疽休1000倍液,每周1次,延續(xù)兩三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2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