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楊樹由于生長速度快,輪伐周期短管理成真相對較低,經濟價值高,而成為近年來天津地區(qū)加強生態(tài)建設中首選的樹種。同時,楊樹又是一個易染多種病害的樹種??菸∈且怀0l(fā)病害,其發(fā)生程度不停加重。
1.樹體自己的因素
楊樹非侵染性枯萎病的發(fā)生與樹木生理干旱十分相關。在早春,地下凍土層尚未解凍,楊樹的根系還沒有恢復正常的吸水成果,但氣溫較高,地上部門水分大量散失。根系吸收的水分難以補償蒸騰消耗的水分,樹體內出現水分供需失衡或脫水現象。癥狀輕者出現放葉晚,葉片瘦小發(fā)黃,葉邊緣或葉脈間局部干枯、凋萎甚至早期脫落,重者未及展葉即枯死。
2.天氣因素
2.1干旱
天津地區(qū)早春嚴重干旱,樹木根系吸收不到應有的水分,供應地上部學生長,相反葉片的水分還要向根部回送,造成葉片失水,由葉緣向內干枯,甚至脫落。
2.2干熱風
夏天炎熱,尤其是延續(xù)刮干熱風,使樹木枝葉水分大量散發(fā),在土壤水分較少的情況下,根系吸水速度及吸水量小于枝葉的失水速度和失水量,樹體內水分失調,輕者葉片暫時萎蔫,重者葉片變黃枯萎。
2.3高溫日灼
在夏天高溫干燥的天氣條件下,中午前后強烈的光照會使幼樹葉片發(fā)生日灼、萎蔫甚至干枯脫落,尤其是林相不整齊,密度小的楊樹幼齡林顯示更為顯著。
2.4托澇積水
林地托澇積水,土壤空氣不足,根系的吸水成果差。在此情況下,由于樹體缺乏蒸騰拉力,僅靠根壓吸水,而根壓吸水滿足不了對樹體水分的供應,從而發(fā)生生理失水現象,使葉片發(fā)生萎蔫、枯黃甚至脫落。
3.土壤因素
3.1土壤鹽堿
林地土壤中的可溶性鹽類,如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等積累過多,滲透壓大,使樹木根部吸水難題而發(fā)生生理干旱。出現葉片自葉緣逐漸向內干枯,嚴重時出現脫落的現象。處在天津濱海鹽堿土質地區(qū)的區(qū)縣,地下咸水水位普遍較高,一般說,耕作層以下1.5-3米就有咸水,這些水的礦化度跨越3克/升的澆灌水標準。樹體高度與根系的深度呈正比,樹齡長,根系深,分布在咸水層的根系愈多,鹽害顯示愈重。
3.2土壤截層
在根系的麋集層中,若有結構慎密、堅硬透水透氣性極差的土層,如砂漿截層、膠泥截層、灰土截層等,會造成截水、截根的現象發(fā)生,這類土層使楊樹根系不能下扎,地上水不能下滲,地下水不能上返,從而使楊樹根系的活動空間受限,水分得不到正常供應,于是出現葉片枯萎脫落現象。有些林地落葉現象十分嚴重,不僅干枯脫落,而且?guī)嗝撀?青干),這種類型的林地易旱易澇,管理十分難題。
3.3沙土漏層
這種立地條件一般上層土壤較好,為沙壤土或輕壤土,但下層土壤都是無結構的砂土層,稱為土壤結構的滲漏層。對上不保水,上部的水分到達該土層后很快下滲到下層,楊樹根系濕潤的時間很短。對下不吸水,砂土中很少有毛管水,只有氣態(tài)水活動,根系吸收不到下層水分。故此常引發(fā)楊樹的枯萎病。
4.生物因素
4.1人類耕作活動及鼠、兔啃食造成的樹干機械損傷
重要是人類在林地內使用耕作用具刮蹭、野外用火以及野生動物如鼠類、兔類等啃食造成的樹木皮層機械損傷,損壞了樹體運輸水分養(yǎng)分的輸導組織—導管和篩管,使樹體得不到正常的水分和養(yǎng)分供應而發(fā)生萎蔫、葉片干枯脫落。如果是損壞了樹體的某一個側面的皮層,則同側的樹葉發(fā)病重;若樹皮的一周邊到損壞,會先落葉后干枯、死亡。
4.2病蟲為害
重要是有些地塊楊扇舟蛾、楊小舟蛾、刺蛾等害蟲蟲口密度偏大,影響樹木正常生長.另外楊樹潰瘍病和楊樹腐爛病感染也是引起樹勢弱導致落葉,發(fā)生枯萎病的緣故原因。
5.人為因素
5.1藥害
重要是林地內間作農作物使用除草劑和農藥方式不當(噴施時間、濃度、噴施方式、農藥夾雜方式等)給樹體造成影響:尤其是近幾年來“久效磷、氧化樂果”等劇毒農藥的頻頻使用,損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樹木也不同程度的遭受損害,比較顯著的特征是出現燒葉、樹葉變黃進而脫落等現象.
5.2空氣污染
林地四周有固體廢物拆解企業(yè)違規(guī)燃燒廢棄的導線皮以及其它塑料包裝物等發(fā)生的大量有害氣體都市誘發(fā)楊樹的枯萎病造成樹木損失。
5.3密渡過大
林分初植密渡過大,造成光照不足,透氣不良,致使樹木出現大量的落葉和枯枝,樹勢嚴重虛弱,這是形成枯萎病的重要緣故原因.
6.防治措施
6.1由樹體自己的因素—生理干旱引發(fā)的枯萎病害
應在早春開始舉行土壤管理。例如:清除冬季的根部培土,鋤化樹盤內土壤以增添地溫,促進凍層融化,對已經開始發(fā)病的植株,待土壤溫度較平衡時舉行肥水管理,根部施肥與地上噴肥結合舉行。地上部門噴施磷酸二氫鉀混入少量尿素,以增添營養(yǎng),盡快轉化樹勢。
6.2由干旱引發(fā)的枯萎病
應立刻舉行澆灌,促進樹木體內水分平衡,加強樹勢。
6.3由干熱風引發(fā)的病害
應對造林地內實時灌水,既要提高土壤濕度,又要增添林地內的空氣濕度,才能夠抵御和減輕干熱風的危害。
6.4由高溫日灼引發(fā)的病害
防治措施與防干熱風類似,可以采取林地內間作矮稈農作物或牧草等覆蓋地表,以保持林地的土壤濕度,同時采取定期噴清水的方式,增添林地內的空氣濕度,從而減輕日灼危害。
6.5由托澇積水致病的
注重強降雨后實時清掃積水,防止水淹時間過長。排凈積水后,要對林地舉行鋤化散墑,松散透氣,促進根系發(fā)育,加強樹勢。
6.6由土壤因素致病的
由土壤鹽堿致病的,應對林地內的灌排水系統舉行清算,舉行洪水澆灌。淋洗鹽堿,深度中耕松土,防止鹽分上升。
由土壤截層致病的,于造林前結合整地搞好土壤改良,如深挖溝打破硬盤層等,造林后在林木生長期排灌結合,保持土壤一定的含水量,維持樹木正常生長,可減輕枯萎病的發(fā)生程度。
由沙土漏層致病的,應于造林前結合整地搞好土壤改良,執(zhí)行局部換表土栽植,在林木生長期應小水勤澆,肥料少施勤施,延伸土壤濕潤時間,可以減輕發(fā)病。
6.7由機械損傷導致的發(fā)病
局部皮層損壞的,可以實時舉行清算創(chuàng)面,噴施赤霉素,并包扎塑料薄膜。以促進形成層發(fā)育,發(fā)生愈傷組織,加速皮層生長恢復。周層均被損壞的,如創(chuàng)面較小,也要實時清算創(chuàng)面,就近取徒長枝上的與創(chuàng)面的面積、形狀相同的正常皮層舉行移植。
6.8造林時要注重選址,盡可能遠離有“三廢”的企業(yè),同時加強肥水管理,滿足楊樹喜洪水大肥的特征。在舉行藥物防治時,要盡管少使用劇毒農藥,注重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科學使用農藥、除草劑,防止藥害的發(fā)生。要從林木的生態(tài)效益、環(huán)境保護以及樹木正常生長考慮,大量推廣使用高效、低毒的無公害環(huán)保農藥,如阿維菌素、滅幼脲等。
如果因不慎發(fā)生藥害,注重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實時采取噴清水等解救措施,降低藥害造成的危害程度。
6.9科學計劃,合理確定初植密度,并針對不同林帶狀態(tài),有重點、有步驟地搞好林木間伐,改善林地的透風透光條件。
6.10要加強病蟲害的監(jiān)測力度,做到早發(fā)現、早管理,將病蟲害清除在初期,保證樹木正常生長,同時也降低了防治成本。同時要加強林地巡邏,一旦發(fā)現有樹葉被咬、落葉以及樹干潰瘍等現象,要立刻制訂好措施,落實好防治。
參考文獻:
[1]鄭世楷 楊樹豐產栽植.北京:金盾出書社,2006
[2]高椿翔 高杰 速生楊栽植管理技術.北京:中國林業(yè)出書社,2008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