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牡丹立枯病分布遍及,在牡丹種植區(qū)都有產生,寄主有牡丹、淺笑、大麗花、翠菊、菊花、吊蘭等種苗,尤其是松葉牡丹極易感病。
癥狀 種苗莖基部受害后,外貌變?yōu)楹稚?,后顏色逐漸加深,產生嚴重時,根部成黑褐色腐朽,韌皮部被粉碎。導致葉片黃化,植株萎蔫,甚至枯死,但不倒狀。幼株近地面的濕潤葉片會葉枯,邊沿發(fā)生黃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呈犯科則水漬狀,并逐漸蔓延,濕潤時病部可見褐色菌絲體和附著的小菌核。
病原 為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無孢目。菌絲呈蛛網狀,環(huán)繞寄生的組織,有橫隔,初期無色多油點,呈銳角分枝,老化后菌絲為黃褐色,并呈直角分枝,小枝與主枝相連處不縊縮。立枯絲核菌生長適溫為13-26℃,在pp.6-6.9之間都能發(fā)病。
發(fā)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或菌核在病部或泥土中越冬。通過帶菌泥土舉辦傳播,還可通過流水、農具、人畜等傳播。該菌喜高濕的情況,所以在夏季雨季易產生,雨量大時產生嚴重,多年連作地發(fā)病常較重。
防治要領
(1)加強栽培打點,公道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擋力,雨后實時排水,保持適當溫濕度,好天要遮蔭,以防土溫過高,灼傷苗木,造成傷口。秋末冬初將病殘物會合燒毀或深埋,淘汰菌源。
(2)選擇較抗病品種栽培。
(3)扦插前,對泥土消毒,用福爾馬林50毫升/平方米,加水8-12公斤灌溉于泥土中,1周后舉辦播種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等量殽雜,8-10克/平方米,處理懲罰泥土。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