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在唐菖蒲種植的球莖蘊藏歷程中,莖腐爛病是種植歷程中發(fā)生的重要病害,發(fā)病后造成球莖腐爛,地上部門莖、葉發(fā)黃干枯,造成大面積植株死亡,因此,對唐菖蒲球莖腐爛病舉行綜合管理削減或減輕病害發(fā)生是防治的下午。
一、唐菖蒲球莖腐爛病的病源和發(fā)生
1.細菌性軟腐病球莖發(fā)病后,病菌伸張很快,造成球莖大量腐爛,爛球有臭味,腐爛斑與健所有分分界顯著,能排泄出細菌溢,最后球莖干縮。病球莖、土壤是重要侵染來源,傷口侵入,病菌隨澆灌水舉行傳播、伸張。
2.青霉菌性球莖軟腐病發(fā)病部門凹陷,呈紅褐色,病部木栓化,低溫下被綠色的霉狀物病原菌所覆蓋。土壤、球莖帶菌,傷口侵入,種植操作、澆灌傳播。
3.鐮孢菌性干腐病發(fā)病部位顯示出水侵狀黑點,病斑顏色從淺褐色到茶褐色,凹陷,病球莖皺縮呈同心圓狀。此種球莖腐爛病重要發(fā)生在蘊藏期,多為球莖帶菌,種球之間相互感染。
4.灰霉菌性干腐病發(fā)病部位在靠近土壤的莖干基部或地外面稍下一點引起莖的腐爛,病斑褐色,濕潤時,病部長出灰白色霉層。土壤和病殘體帶菌,傷口侵入或直接侵入球莖引起發(fā)病。
二、球莖腐爛病的綜合管理 唐菖蒲球莖腐爛病的綜合防治,應以加強種植管理,選栽結(jié)實無病蟲的種球,培育結(jié)實植株,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與化學藥劑防治相結(jié)合的防治方式。
1.立地條件及土壤處理
A.選擇松散的砂壤土或壤土、陣勢平展、靠近水源有利于排灌、運輸利便的地塊建花園,這樣有利于花卉的生長發(fā)育和以后的銷售。
B.多施有機肥做基肥,按每1000平方米用有機肥4000公斤,前茬可種苜蓿、苕子、豌豆等綠肥,翻壓以增添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
C.土壤晾曬消毒,在栽植前翻曬土壤殺死土壤中的病原菌(應避開雨季);藥劑土壤消毒,每1000平方米用溴甲烷10至15公斤,和土壤夾雜后,用塑料薄膜覆蓋1周以上,然后,翻耕土壤使藥劑充分散發(fā)2周,再舉行栽植。
2.選種及種球處理
A.種植時應選擇結(jié)實、無病蟲及機械損傷、外面光潔無霉斑的種球,是防止球莖腐爛病發(fā)生的下午因素。
B.播種前種球應舉行藥液浸泡消毒,首先把球莖放在40℃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然后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苯菌靈)浸泡15分鐘,如果浸泡的球莖數(shù)目大,要實時彌補浸泡液中的藥量以保證藥劑濃度,浸后撈出,充分晾干后再種植。
3.種植及栽后管理
A.起小壟或床植,溝深15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行距20厘米左右,以利于植株生長結(jié)實,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B.開溝施藥,采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或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1000倍澆灌播種溝,栽植種球后,在種球上面覆蓋50%多菌靈(代森鋅、克菌丹、苯菌特)加細土200倍制成的藥土。
C.實時發(fā)現(xiàn)病株,并拔除,對病株周圍的土壤用10%的石灰水消毒,防止病原菌的傳播擴散。
D.栽后1個月,用殺菌劑灌根2次,距離10天(細菌性軟腐病用50至100ppm農(nóng)用鏈霉素,真菌性的球莖腐爛病用50%苯菌特或50%代森鋅500倍液)。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