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盆景,無聲的詩
盆景,被譽為"立體的畫"、"無聲的詩",是漢族優(yōu)秀傳統(tǒng)藝術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為基本材料在盆內顯示自然景觀的藝術品。
盆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jīng)過藝術創(chuàng)作和園藝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優(yōu)美景色,達到縮龍成寸、小中見大的藝術效果,同時以景抒懷,顯示深遠的意境,猶如立體的美麗的縮小版的山水風景區(qū)。
盆景源于中國。2021年在陜西乾陵發(fā)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建于706年)甬道東壁繪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畫,是迄今所知的天下上最早的盆景實錄。
宋代盆景已生長到較高的程度。當時的聞名文士如王十朋、陸游、蘇東坡等,都對盆景作過細致的描述和贊美。
元代高僧韞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稱“些子景”。
明清期間盆景更加興盛,已有許多關于盆景的著述問世。“盆景”一詞,最早即見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盤余事》。
樹(或石)、盆和幾架,是盆景藝術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盆器的質地、形狀各異。樹樁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狀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漢白玉、礬石或陶制的淺口盆,以長方形和橢圓形為多。
幾架多用紅木、楠木、柚木、紫檀、黃楊等寶貴硬質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樹根加工。
中國幾架的傳統(tǒng)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兩類:明式造型古雅,結構簡潔,線條剛勁;清式雕縷刻花,結構精致,線條復雜多變,各具特色。
早在宋代,盆景已形成了樹木盆景和山水盆景兩大類。而隨著盆景藝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豐富,產(chǎn)生了中國盆景的新的七大類別:
樹木盆景(又稱為樹樁盆景)、山水盆景(又稱山石盆景)、水旱盆景、花草盆景、微型盆景、掛壁盆景以及異型盆景。
而中國幅員遼闊,由于地域環(huán)境和自然條件的不同,盆景流派較多。傳統(tǒng)五大流派有嶺南派(南派)、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北派)。
其它流派則有徽派、浙派、閩派、桂派、京派、香港、臺灣、魯新派組成。
老子《道德經(jīng)》有講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倍褪顷庩?,所以說“一陰一陽謂之道?!标庩柕年P系就是對比而統(tǒng)一。陰陽的理論是中國一切傳統(tǒng)學科的奠基理論,也是中國獨有的,屬于中國盆景造型總的指導理論。在這樣的指導理論下做出來的中國盆景無論大小,長短,遠近,皆骨肉勻停,生機勃勃,壯不癡肥,瘦不殘廢。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5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