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杭州的孤山、靈峰、西泠并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qū)”。孤山在杭州西湖的里湖與外湖之間,因四周碧波縈繞、孤峙湖中,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也稱“梅嶼”。這里在宋代建有西太乙宮,清代康熙、乾隆時曾建有行宮,辛亥革命后改建公園,即今天的中山公園。孤山北麓有放鶴亭,是賞梅勝地,有詩云:“人們蓬島是孤山,高閣清虛類廣寒。里外湖灼爍似鏡,有梅花處好憑欄?!膘`峰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晉開運年間,吳越王在此建鷲峰禪院,北宋治平二年賜名“靈峰,寺后山顛有來鶴亭,與孤山放鶴亭遙相呼應(yīng),也是過去妙高臺的舊址。宋蘇東坡曾題詩壁上:“靈峰山下寶陀寺,鶴發(fā)東坡又來到;宿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彼略褐車泄琶方僦?,較別處早開晚謝。故有“靈峰尋梅”之景。
要說賞梅還數(shù)杭州超山味兒較濃。超山自唐代以來,廣植梅林,有“十里梅花香雪?!敝Q。更有古梅兩株,一唐一宋,聞名江南。每當超山梅開,香雪成海,蔚為壯觀,香風十里,醉入心田,素有“超山之梅天下奇”的雋譽?,F(xiàn)在超山的“唐梅”和“宋梅”,仍蒼勁古樸,姿態(tài)奇異。如大明堂內(nèi)的唐梅,雖是千余年邁樹,但其冠仍如傘,老枝扶疏,蓓蕾滿枝,似有無限青春活力。在梅林上空,云煙飄渺,遠處錢塘江水迷茫,山水梅林相互輝映。無怪乎近代金石字畫家吳昌碩先生與超山梅林結(jié)下不解之緣,并作畫題詩:“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直至84歲高齡,他仍偕子吳東邁、學(xué)生王個移等人,手持木杖到超山賞梅。逝世后,其支屬遵其遺愿,在超山大明堂前香雪塢中筑陵埋葬,以永居梅林。
此外,南京的梅園新村和梅花山,無錫的梅園,上海淀山湖畔的大觀園、莘莊公園等,也都以梅花聞名。
梅樹的壽命都很長,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世事滄桑,至今猶能保留下來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兩株“唐梅”和“宋梅”之餐,較早的古梅當推湖北黃梅縣的“江心古寺”遺址處的“晉梅”了。它歷盡滄桑,樹干己成灰玄色,每年大寒開花,花開滿樹,整個開花期達冬春兩季。另有浙江天臺山“國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釋教天臺宗的首創(chuàng)人智凱大師親手植的。這株隋梅雖數(shù)度枯萎,但現(xiàn)在經(jīng)人們?nèi)呐嘤?,已返老還童,枯木逢春。主干蒼老挺秀,周圍嫩枝叢生,幾年前樹上還結(jié)了數(shù)千個梅子。清人梁紹王在其所著《兩般秋雨庵隨筆》中也紀錄了這么一件事,其云:“真州城東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并出,相傳為宋時物??滴踔?,樹忽死,垂四十年復(fù)生,枝干益繁,花時光照一院?!鼻寮蔚滥觊g名士阮元題其名曰:返魂梅。梅長壽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
以是梅有個特點是,愈老愈顯得蒼勁挺秀、交易盎然。向來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news/7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