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 喬木法桐
清除病蟲害應正確選用無公害農藥。
1.應用生物農藥、仿生農藥、植物殺蟲劑
天下應用較多的是Bt、滅幼脲、阿維菌素等,應該做為無公害藥劑的首選藥劑。但它們的也存在著效果慢的弱點,特別是Bt的應用,3~4天后才顯示顯著的效果,且對環(huán)境濕度條件要求較高,才能確保藥效。通過調查了解到,各噴藥客戶對農藥的速效要求必須是1~2分鐘內害蟲落地,這就為單獨應用上述藥劑造成了一定難題。
2.擬除蟲菊酯、新型殺蟲劑的應用
高效氯氰菊酯是擬除蟲菊酯中藥效最高的一種,在多種混劑中都占有一定比例。新型殺蟲劑中以吡蟲啉、定蟲瞇對刺吸式害蟲效果較好,應用較多。為到達高效、速效、低毒、無公害,我們研制、開發(fā)、生產、推薦使用擬除蟲菊酯與仿生農藥、植物殺蟲劑的混劑,收到良好效果。
3. 晶體石硫合劑、成標無機農藥的應用
在早春植物萌發(fā)前通噴一遍,對越冬蚧蟲、螨、白粉病、銹病等整年的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施藥技術及劑型的正確選擇
通例采取的噴霧施藥方式造成的壞處有目共睹,據Metcalf(2021年)估算,從施藥器械噴灑出去的農藥只有25~50%能沉淀在植物葉片上,不足1%沉淀在耙標害蟲上,只有不足0.03%的藥劑能起到殺蟲作用。因而化學農藥是高效的,但使用卻是低效率的。農藥使用中的低效率,不僅虛耗大量農藥,還使大量農藥流失到非耙標環(huán)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環(huán)境。
二、 植株莖部施藥方式
即將農藥以一定的方式(注射、涂抹等)施于植株莖部,使其進入植株體內并在其中隨體液運送至各個部位,從而起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1.根部施藥技術
對于某些內吸性好的藥劑,可以做成藥丸,埋在植株根部,使藥劑緩慢定期釋放,通過根部吸收傳導到植株上部用于防治害蟲。
2.低量噴霧技術
所謂低量噴霧技術是指單元面積上施藥量穩(wěn)定,將農藥原液稍微稀釋,用水量為通例噴霧技術的1/5~1/10,可提高作業(yè)效率。
3.靜電噴霧技術
通過高壓靜電發(fā)生裝置使霧滴帶電的噴施方式,藥液霧滴在葉片外面的沉積量顯著增添,可將農藥的有用利用率提高到90%,缺點是帶電霧滴對植株冠層的穿透力較弱。
結合不同的施藥技術,選用不同作用方式的不同劑型,如粒劑、丸劑、膠懸劑、乳油等,針對性的防治園林病蟲害?;瘜W防治方式所發(fā)生的負面影響,可通過正確選擇農藥、使用技術及劑型選擇而逐步得到解決,保證城市園林植保工作的健康生長。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hermeskim.com.cn/info/14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