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牡丹耐旱怕澇, 喜夏天涼爽、冬季溫暖的天氣, 要求陽光足夠、雨量適中的環(huán)境。溫度是生育期的重要影響因子, 牡丹能在-10 下平安越冬; 在15~20 進入生長旺期; 溫度跨越25~28 生長受到抑制;30 截至生長。相對應的, 牡丹3 月中旬至4 月中旬展葉,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開花, 花后于夏天氣溫較高時開始花芽分化,10 月下旬至11 月中旬進入休眠期。種子苗 種植后1~3 a 內(nèi)生長緩慢,5 年后生長速度加速,進入生長旺期。
2. 反季節(jié)開花原理
牡丹在原產(chǎn)地舉行系統(tǒng)發(fā)育歷程中,為適應干旱、低溫的冬季而形成了深休眠習性。欲實現(xiàn)<0>反季節(jié)開花, 首先必須打破休眠, 排除牡丹深休眠的低溫周期約莫在0~5 下經(jīng)30~50 d, 詳細低溫值和低溫期因品種而異, 一般情況下經(jīng)過冬天的低溫都可以滿足此要求。人工處理打破休眠的溫度以0、14 d 以上為宜。在牡丹催花中, 對休眠程度深、低溫作用不完全的花芽, 可用GA3 處理。催花技術即在打破休眠的基礎上, 通過加溫、補光等措施, 人為締造一個適于牡丹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條件, 使花芽萌發(fā)并在預期的時間段開花。牡丹是長日照植物, 自然開花光照時數(shù)約10~12 h。在滿足牡丹對溫度和光照的需求后, 配合其它相關的水肥管理等措施, 即可促使牡丹開花。需要注重的是, 溫度提高不能操之過急, 溫度平穩(wěn)上升有利于花蕾發(fā)育及花期延伸; 反之, 將極大影響花型與花期, 甚至導致催花失敗。
3. 催花實踐
3.1. 品種選擇
牡丹有許多種植品種, 但并非所有品種都適于催花。在實踐中, 通常選擇生長勢強、自然成花率高、花期早或中花的品種, 如洛陽紅、朱砂壘、趙粉、胡紅、大棕紫、烏龍捧盛、紫光閣、魯荷紅、肉芙蓉、迎紅、貴妃插翠、夜光白、瑞紅、青龍臥墨池等。其中, 以紅色或紫紅色花系為主, 綠色、白色花系的品種較少, 且因各地不同的天氣條件而有所不同。
3.2. 植株選擇
用于催花的植株需具備2 個條件: 第一, 花芽分化完全; 第二, 植株營養(yǎng)物質(zhì)貯備足夠。這與植株的歲數(shù)、優(yōu)劣有直接關系, 對后期成花率崎嶇、花朵豐滿程度、花色是否美觀有重要影響。因此, 應選擇枝條緊湊、結實、生長勢強, 根多而短的4~6年生無病蟲害植株, 每株5~8 個枝條, 每個枝條有1~2 個豐滿鱗芽。如果能夠預先選定準備用于冬季催花的植株, 則春天時就要加強水肥管理, 控制開花數(shù)目甚至剪除花芽不讓其開花, 以便把更多的營養(yǎng)積壓在植株體內(nèi), 為提高催花質(zhì)量打好基礎。
3.3. 起苗上盆及植株處理
起苗時機因品種、地點及上市期而異, 一般來講, 上市前50~60 d 起苗即可(對冬季催花而言)。起苗時剪掉葉片, 保留葉柄2 cm 左右, 盡管保持根系完整, 可剪掉過長的根和枯枝, 抹掉枝條下部的葉芽和根部萌生芽, 以削減養(yǎng)分和水分消耗并阻止上盆后與花枝爭取養(yǎng)分。將起出的苗浸入內(nèi)吸性殺菌劑中浸泡20 min, 撈出放入室內(nèi)晾2~3 d 以軟化根系、防止斷根。栽前在陽光下晾曬3 d。詳細方式為: 將植株根朝南, 頭朝北排成器械行, 第2 行根系蓋住第1 行枝條。若陽光較好,一般需晾曬2~3 d 即可。曬至根系柔軟,花芽千癟為宜。上盆采取高30~40 cm, 盆口直徑30 cm的土盆、陶盆等。培育土配比為: 田園土+ 爐渣+ 腐葉土(1 :1 :1)。也可采取珍珠巖、蛭石等為基質(zhì)的無土種植法, 以減輕盆土重量, 滿足客戶要求??傮w原則為保溫保濕, 通氣透水性能好。由于牡丹根系較大, 栽時可以把根分成兩股, 然后添加基質(zhì), 使基質(zhì)與根系結合慎密。栽后澆1 次透水, 爾后延續(xù)2 ~3 d, 每天澆1 次水, 以后視盆土干濕程度澆水。但每天葉面噴水3~4 次, 使鱗芽、枝條經(jīng)常保持濕潤。
3.4. 催花處理
3.4.1. 溫度.
溫度是影響牡丹催花成敗和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 如何調(diào)治溫度以滿足牡丹不同生長發(fā)育時期的要求是催花技術的下午。要點是逐漸升溫, 要使牡丹自然開花時溫度由低到高, 忌驀然升溫。如果入室很長時間后, 牡丹仍不萌動, 則說明牡丹仍未排除休眠, 這時可以用赤霉素處理。將赤霉素配制成0.08~0.1 g / kg 的濃度, 然后用毛筆點涂在花芽上, 涂抹均勻。依此于每天17:00-18:00處理1 次, 延續(xù)3 ~4 次即可。立蕾期為催花成敗的關鍵期, 受溫度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此時易發(fā)生回蕾現(xiàn)象, 應將回蕾花予以實時剪除。
3.4.2. 濕度.
催花歷程中不必刻意尋求高濕度, 溫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不必過大, 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65%~85%之間即可。濕渡過大反而容易引發(fā)真菌性病害, 導致催花失敗。
3.4.3. 透風.
溫室內(nèi)透風不僅是調(diào)控溫濕度的重要方式, 更重要能夠改善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 增添二氧化碳濃度, 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速度, 使植株結實, 增添抗逆性, 削減病蟲害發(fā)生。透風應注重多在上午8 ?:00-9 :00 開始, 風口隨溫度升降加大或縮小, 以保持溫度和濕度穩(wěn)定性。不要在溫度升到較高時才透風, 以免溫度驟降導致花蕾傷風。
3.4.4. 光照.
牡丹是長日照植物, 自然開花光照時數(shù)約10~12 h。但冬季日照時間短, 如遇雨雪天氣則更達不到光照時數(shù), 影響牡丹生長, 以是還要舉行人工補光。隨著生育歷程的推進, 傍晚時補光3~7 h, 對花的色彩和質(zhì)量均有良好的效果。尚有研究解釋, 在中午太陽直射, 適當遮蔭對牡丹生長開花有利, 也有助于花色嬌艷和延伸觀賞時間。催花歷程要注重光線偏向, 防止牡丹花枝偏冠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4.5. 肥水.
由于牡丹植株上盆前經(jīng)過晾曬失水嚴重, 進入溫室后必須把水澆透, 每天1 次, 連澆3 d, 以促進植株復水,恢復生長。在催花歷程中, 尤其在催花前期, 根系因根毛尚未形成而吸收成果弱,重要依賴滲透作用吸收水分。以是, 這一階段仍然應保持最大水量, 每3~5 d 澆小水1 次,7~10 d 澆透水1 次, 以后再隨新根形成而逐漸削減澆水量。盆土含水量控制在30%左右為宜, 含水量過高可能會引起爛根而影響生長。催花歷程中, 牡丹根系吸收成果弱, 施肥效果不顯著, 但催花后期需肥量較大。以是, 除了保證基肥足夠 供應外, 還應在長出葉片后, 配合舉行葉面噴施速效肥, 每10 d 左右噴施1 次0.2%磷酸二氫鉀和0.1%尿素夾雜液。
3.4.6. 病蟲害防治.
催花牡丹可能會因土壤含水量過高或空氣濕渡過大、流通不暢而引發(fā)真菌性病害, 也會受到天牛、蚜蟲、線蟲等的危害。以是, 在催花歷程中應注重:
(1)選擇無病植株, 并在上盆前舉行全株消毒;
(2)肥料腐熟徹底, 適時舉行土壤消毒;
(3)定期對溫室舉行熏蒸滅菌或適時對植株舉行噴霧滅菌;
(4)加強溫室透風, 注重調(diào)治溫濕度, 不要過量澆水;
(5)實時剔除病株并焚燒。常用藥劑有多菌靈、百菌清、氧化樂果、馬拉硫磷等。
4. 結語
牡丹反季節(jié)種植重要是通過人為調(diào)控, 為<0>締造出與其自然生長環(huán)境相吻合的溫度、濕度、光照、肥水條件, 促使牡丹在非花期開花。反季節(jié)種植技術不僅打破了# 養(yǎng)花一年, 看花十日? 的傳統(tǒng)養(yǎng)花方式, 而且擴大了牡丹種苗的銷售范圍,在提高了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 更實現(xiàn)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nèi)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zhuǎn)載請注明:http://www.hermeskim.com.cn/news/2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