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當人們對大花大葉、色彩濃郁的比利時杜鵑花開始出現(xiàn)審美疲勞時,一些極具商業(yè)思想的人率先搞起了造型杜鵑。盡管是“換湯不換藥”,照樣原來的那些品種,但這種栽植形式上的變化也著實令消費者線人一新,近幾年市場上銷售的杜鵑花絕大多數(shù)是經(jīng)過造型加工的。放眼望去,被商家冠以懸崖式、游龍式、云片式、寶塔式等造型名稱,令人眼花繚亂,大有“無造型不杜鵑”的架勢,但真正能稱得上精品造型的卻為數(shù)不多。究其緣故原因,除了造型身手略顯稚嫩和粗拙外,品種自身的缺陷也是一個重要緣故原因。
“你看,這個品種就不適合做造型,花朵太大,葉片也蔫頭耷腦的不精神。只要一朵花開謝了就很容易出現(xiàn)樸陋,影響整體造型效果?!边|寧省丹東市相君杜鵑培育生長中心總經(jīng)理李相君告訴記者,造型杜鵑的市場價比普通冠形杜鵑花至少高出兩三倍,有的甚至高出幾十倍,高額的利潤空間,吸引了不少杜鵑花從業(yè)者紛紛轉型生產(chǎn)造型杜鵑,但使用的大部門是多年來沿襲下來的大花大葉比利時杜鵑花品種?,F(xiàn)在,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造型杜鵑重要集中在蠟皮、紅珍珠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小花小葉品種上。由于品種比較單一,不少生產(chǎn)者郁悶消費者早晚也會對這幾個品種厭倦。沒有新品種實時跟進,造型杜鵑也就很難在市場上保持強勢價格。盡快培育造型用杜鵑新品種已成為業(yè)內配合呼聲。
我國杜鵑花資本極其豐富,但由于育種技術相對微弱,現(xiàn)在市場上脫銷的栽植品種多數(shù)是泊來的。近幾年,一些科研院所在杜鵑花的育種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就,先后培育出十幾個新品種,但這些品種均不是針對造型杜鵑應用的,育種目的和偏向依然圍繞開花朵做文章。在今年4月召開的中國杜鵑花產(chǎn)業(yè)生長論壇上,不少業(yè)內專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育種思路,那就是:杜鵑花育種目的不應該只盯著“花”,而應該“花葉并重”,甚至應該向葉片傾斜。
對此,中國花卉協(xié)會杜鵑花分會副會長赫君感想頗深。他以為,現(xiàn)在用于造型的杜鵑花品種由于莖、葉缺少蠟質,失水速度快,極易造成脫葉,特別是在北方城市。年宵杜鵑上市正值北方地區(qū)較嚴寒的季節(jié),室內溫度高、空氣干燥、水分蒸發(fā)量大,杜鵑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用不了幾天葉片就會因失水而大量脫落,有的甚至釀成有花無葉的“干枝梅”。試想,這樣一盆花即便做了全心造型也毫無美感。另外,葉形、葉色也缺少觀賞性,嚴重影響了造型杜鵑的商品性。赫君呼吁,杜鵑花育種應朝著提高葉片的商品性、抗逆性偏向生長。
我國杜鵑花地理分布地區(qū)普遍,因此具有多基因重組的普遍性和突變性,雜交育種既可利用血緣遠源的品種雜交,也可利用地理遠源的品種舉行雜交,同時還可以采取輻射育種等多種手段。我國東北野生的杜鵑花‘達子香’和北歐的高山杜鵑都具有葉片蠟質的特征,且冬季不落葉,葉片觀賞價值極高,二者通過雜交育種或誘變等方式,就有可能得到適合造型應用的杜鵑花新品種。
一直致力于杜鵑花新品種育種研究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長芹以為,開發(fā)造型杜鵑新品種必須要舉行定向育種,首先從原材料上篩選,培育出枝條柔軟、有韌性、易修剪造型的品種;其次,從觀賞性上培育出小花小葉品種。現(xiàn)在,他們正實驗用馬銀花亞屬與映山紅舉行普遍雜交,希望能選育出適合造型應用的杜鵑新品種。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hermeskim.com.cn/news/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