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一、總 則
1.0.1 為統(tǒng)一天下城市綠地(以下簡稱為“綠地”)分類,科學地體例、審批、實施城市綠地系統(tǒng)(以下簡稱為“綠地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綠地的保護、建設和管理,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城市的可持續(xù)生長,制訂本標準。
1.0.2本標準實用于綠地的設計、設計、建設、管理和統(tǒng)計等工作。
1.0.3 綠地分類除執(zhí)行本標準外,尚應相符國家現(xiàn)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的劃定。
二、城市綠地分類
2.0.1 綠地應按重要成果舉行分類,并與城市用地分類相對應。
2.0.2 綠地分類應用大類、中類、小類三個層次。
2.0.3 綠地種別應采取英文字母與阿拉伯數字夾雜型代碼表示。
2.0.4 綠地詳細分類應相符表2.0.4的劃定。
表2.0.4 綠地分類表
類 別 代 碼
類 別
名 稱
內 容 與 范 圍
備 注
大 類
中 類
小 類
G1公園綠地:
向大眾開放,以游憩為重要成果,兼具生態(tài)、美化、防災等作用的綠地
G11 綜合公園:
內容豐富,有相應設施,適合于大眾開展各種戶外活動的規(guī)模較大的綠地
G111全市性公園:
為全市民服務,活動內容豐富、設施完善的綠地
G112 地區(qū)性公園:
為市區(qū)內一定地區(qū)的住民服務,具有較豐富的活動內容和設施完善的綠地
G12社區(qū)公園:
為一定棲身用地范圍內的住民服務,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的集中綠地
不包羅棲身組團綠地
G121棲身區(qū)公園:
服務于一個棲身區(qū)的住民,具有一定活動內容和設施,為棲身區(qū)配套建設的集中綠地
服務半徑:0.5~1.0km
G122小區(qū)游園:
為一個棲身小區(qū)的住民服務、配套建設的集中綠地
服務半徑:0.3~0.5km
G13專類公園:
具有特定內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設施的綠地
G131兒童公園:
單獨設置,為少年兒童提供游戲及開展科普、文體活動,有平安、完善設施的綠地
G132 動物園:
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移地保護野生動物,供觀賞、普及科學知識,舉行科學研究和動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設施的綠地
G133植物園:
舉行植物科學研究和引種馴化,并供觀賞、游憩及開展科普活動的綠地
G134 歷史名園:
歷史悠久,著名度高,體現(xiàn)傳統(tǒng)造園藝術并被審定為文物保護單元的園林
G135風景名勝
公園:位于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以文物事跡、風景名勝點(區(qū))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園成果的綠地
G136游樂公園:
具有大型游樂設施,單獨設置,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好的綠地
綠化占地比例應大于即是65%
G137其他專類公園:
除以上各種專類公園外具有特定主題內容的綠地。包羅雕塑園、盆景園、體育公園、紀念性公園等
綠化占地比例應大于即是65%
G14帶狀公園:
沿城市道路、城墻、水濱等,有一定游憩設施的狹長形綠地
G15街旁綠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對自力成片的綠地,包羅街道廣場綠地、小型沿街綠化用地等
綠化占地比例應大于即是65%
G2生產綠地
為城市綠化提供苗木、花卉、種子的苗圃、花園、草圃等圃地
G3防護綠地
城市中具有衛(wèi)生、隔離和平安防護成果的綠地。包羅衛(wèi)生隔離帶、道路防護綠地、城市高壓走廊綠帶、防風林、城市組團隔離帶等
G4隸屬綠地:
城市建設用地中綠地之外各種用地中的隸屬綠化用地。包羅棲身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工業(yè)用地、倉儲用地、對外交通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綠地
G41棲身綠地
城市棲身用地內社區(qū)公園以外的綠地,包羅組團綠地、宅旁綠地、配套公建綠地、小區(qū)道路綠地等
G42公共設施綠地:
公共設施用地內的綠地
G43工業(yè)綠地:
工業(yè)用地內的綠地
G44倉儲綠地:
倉儲用地內的綠地
G45對外交通綠地:
對外交通用地內的綠地
G46道路綠地:
道路廣場用地內的綠地,包羅行道樹綠帶、分車綠帶、交通島綠地、交通廣場和停車場綠地等
G47市政設施綠地:
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內的綠地
G48特殊綠地:
特殊用地內的綠地
G5其他綠地:
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住民休閑生活、城市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有直接影響的綠地。包羅風景名勝區(qū)、水源保護區(qū)、田野公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qū)、風景林地、城市綠化隔離帶、野生動植物園、濕地、垃圾填埋場恢復綠地等
三、城市綠地皮算原則與方式
3.0.1 計算城市現(xiàn)狀綠地和設計綠地的指標時,應劃分采取相應的城市人口數據和城市用地數據;設計年限、城市建設用地面積、設計人口應與城市總體設計平等,統(tǒng)一舉行匯總計算。
3.0.2 綠地應以綠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積為準,每塊綠地只應計算一次。
3.0.3 綠地皮算的所用圖紙比例、計算單元和統(tǒng)計數字正確度均應與城市設計相應階段的要求平等。
3.0.4 綠地的重要統(tǒng)計指標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Aglm=Agl/Np(3.0.4-1)
式中 Aglm——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人);
Agl——公園綠地面積(㎡);
Np——城市人口數目(人)。
Agm=(Ag1+Ag2+Ag3+Ag4)/Np(3.0.4-2)
式中 Agm——人均綠地面積(㎡/人);
Ag1——公園綠地面積(㎡);
Ag2——生產綠地面積(㎡);
Ag3——防護綠地面積(㎡);
Ag4——隸屬綠地面積(㎡);
Np——城市人口數目(人);。
λg=[(Ag1+Ag2+Ag3+Ag4)/Ac]×100%(3.0.4-3)
式中 λg——綠地率(%);
Ag1——公園綠地面積(㎡);
Ag2——生產綠地面積(㎡);
Ag3——防護綠地面積(㎡);
Ag4——隸屬綠地面積(㎡);
Ac——城市的用地面積(㎡);
3.0.5 綠地的數據統(tǒng)計應按表3.0.5的花樣匯總。
表3.0.5 城市綠地統(tǒng)計表
序號
種別代碼
種別名稱
綠地面積(h㎡)
綠地率(%)
(綠地占城市建設用地比例)
人均綠地面積(㎡/人)
綠地占城市總體設計用地比例(%)
現(xiàn)狀
設計
現(xiàn)狀
設計
1
G1公園綠地
2
G2生產綠地
3
G3防護綠地
小 計
4
G4隸屬綠地
中 計
5
G5其他綠地
合 計
備注:________年現(xiàn)狀城市建設用地________h㎡,現(xiàn)狀人口________萬人;
________年設計城市建設用地________h㎡,設計人口________萬人;
________年城市總體設計用地________h㎡。
3.0.6 城市綠化覆蓋率應作為綠地建設的審核指標。
本標準用詞說明
1 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看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
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能的:
正面詞采取“必須”;
反面詞采取“嚴禁”
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
正面詞采取“應”;
反面詞采取“不應”或“不得”
3)表示許可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
正面詞采取“宜”;
反面詞采取“不宜”。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取“可”。
2 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執(zhí)行”或“應相符……要求(或劃定)”。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hermeskim.com.cn/info/14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