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整形修剪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4-06-11 17:48:38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簡介】
學名:Prunus mume Sieb.et.Zucc.
科屬:薔薇科李屬
分布:中國西南部
梅花為傳統(tǒng)十臺甫花之首,疏影橫斜,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而花期獨早。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種植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重要品種:園林中應用較多的是宮粉型、朱砂型、綠萼型品種。
【生長特征】
梅花屬早春先葉開花。株高約5~10米,5-6月尾大多數新梢截至生長。7-8月花芽分化,花芽多集中于春梢上,夏、秋梢花芽較少。梅花播種苗5-7年開花,小苗嫁接3-4年便可開花,垂枝類品種及大樹高接第二年即可開花。梅花頂端生長優(yōu)勢較強,整形修剪以有主干的自然開心形較常見,地徑3-5cm即可出圃用于園林綠化。梅花生長緩慢,芽的隱蔽性強,樹齡宜長。近年來梅花的品種及規(guī)格要求越來越高,大規(guī)格梅花的需求有增多的趨勢。它的繁育方式:嫁接繁育。
【整形修剪】
一、樹形選擇
梅花樹形以有主干的自然開心形為重要形式。因梅花為傳統(tǒng)名花,對梅花姿態(tài)的瀏覽也有不同的要求,樹形不拘一格。特別是高接梅樹應充分利用原有姿態(tài),培育多變的梅花樹形。
二、整形修剪技術
1.定干整形:花梅嫁接苗,通過合理的肥水管理等種植措施,配合正確的修剪方式,4-6年基徑可達3-5cm,該規(guī)格便可用于綠化。梅花的幼樹期重要是嫁接后的3-4年內,修剪重點是定干等環(huán)節(jié)。嫁接苗昔時春梢可生長40-90cm,夏天應注重對砧木的抹芽。冬季定干,在離地60-80cm處將上部枝干梢剪去,一般留一主干,細弱苗可略低,壯苗可稍高,細弱枝應從基部疏除,以利養(yǎng)分集中。第二年開春萌芽后,先將剪口25 -30cm以下的芽所有抹除,在25-30cm內主干上留新芽6-8個,當這些新芽抽出新梢35cm左右時,可選定3-4個強壯枝作為主枝培育。主枝應與主干角度適宜、分布均勻、上下有一定間距,選定的主枝可緩放不剪。別的新枝可疏剪或在20-30cm處摘心作輔養(yǎng)枝。生長期內隨時除去其他各種萌芽、砧木萌蘗。翌年休眠期修剪一般在花期前舉行,著重處理主枝和輔養(yǎng)枝。主枝輕剪,留30-60cm為宜,以擴大樹冠,形成基本骨架。疏除影響主枝生長的輔養(yǎng)枝、徒長枝,重疊枝等。
2.培大苗修剪:第三年春季萌芽后,注重實時抹去過密或直立新梢,逐步培育主枝延伸枝及各級側枝。主枝延伸枝一般留側芽輕剪,兩年左右交織留芽,使主枝延伸枝曲折生長。主枝上側枝應選定長勢適中、偏向適宜的枝條,側枝修剪一般留外芽,以利擴大樹冠。經過2-3年的培育,一株梅樹的基本主干可形成,3-4年后有少量花開,爾后開花量逐年增添,對初開花的梅樹修剪以輕剪長放為主,以盡快擴大樹冠。一般強枝輕剪,弱枝重剪,花枝疏剪。并根據苗圃留圃設計合理放置,最近出圃的輕剪、少剪、留圃預期長的可早剪、重剪,實時疏剪內膛枝及有意識抬高樹冠。
3.梅樹復壯更新及高接換頭的修剪。許多苗圃從野外或果園收購老梅樹,用于培育大規(guī)格綠化用苗。由于老梅樹樹冠較大,加上起掘、包扎、運輸等環(huán)節(jié)的影響,對梅樹根部損傷較大,相應的對上部枝條修剪較重。常在3-6年生枝組的分枝處,對主干枝舉行回縮短截修剪,有些甚至重剪至主干。梅樹枝干上的隱芽多,且壽命長,通過重剪刺激,使隱蔽芽抽生新枝,選擇其中強壯一的徒長枝作為主枝,重新形成樹冠,從而到達復壯更新的目的。在處理大枝時,應先打反鋸,阻止大枝斷裂撕傷下部樹皮。對較大的傷口創(chuàng)面,應注重消毒保護,以防止感染和水分蒸發(fā)。挖掘栽植、修剪老梅樹通常在休眠期舉行,昔時春季剪口下的大部門隱芽都能萌發(fā),形成枝條,一般昔時應盡管保留,加強光互助用,以促進樹勢的恢復。對其中生長興旺的徒長枝和長枝長到40cm時,舉行摘心,以促發(fā)二次枝,盡早擴大樹冠。對于根系損傷較少,而萌芽較多的植株,可適當疏除部門過密萌枝或新枝。由于野生梅樹和果梅品種單一,觀賞性不佳,梅樹的復壯更新常和高接換頭、改良品種相聯系。詳細操作中,先在適宜部位選留精壯萌芽,養(yǎng)好砧木,在翌年花前嫁接優(yōu)良品種,秋季芽接補全,需強調的是應先復壯抽生強壯枝條,再嫁接品種,否則急于求成,不僅不能盡早形成樹冠,甚至會影響砧木成活。通過高接換頭的梅樹,經過2~3年的培育,能形成較大樹冠用于綠化,隨時剪除砧木上的萌芽。本信息來源自:苗木網/
圖示: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yè)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hermeskim.com.cn/info/167079.html。